<strong>监测背景</strong>高等植物是需氧有机体,需要氧气(O2)才能完成支持其生命的氧化反应。淹水导致根区的O2缺乏,缺氧导致有氧呼吸停止,导致植物体内的能量缺乏,继而对根系活动和光合代谢产生严重影响。据文献报道, ……
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反映了植物热耗散过剩光能为热的能力,反映植物的光保护能力。当叶子从黑暗转移到光照条件下时, 光系统II(PSII )反应中心逐渐关闭,这使得(在光照第1秒左右)产生叶绿素荧光产量的增加。然而之后荧光水平通常在几 ……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现象是Kautsky等在1931年发现的。准确快速的测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对于植物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图1 荧光产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叶绿素荧光淬灭包 ……
叶绿素含量测量解决方案目的:测量植物样品中的叶绿素含量指数或相对含量CCM300叶绿素含量测量仪 ……
植物的叶子覆盖着称为气孔的微小细孔。为了光合作用,植物必须吸收二氧化碳。气孔在有光的情况下开放,以便让CO2进入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气孔开放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水分流失,植物的叶子饱含水分,大气通常比较干燥,有时非常干燥,因此,当气 ……
暗适应是叶绿素荧光测量中常用的一个方法,测量结果往往作为植物逆境胁迫研究的参考值。(Baker 2008)。如何运用这个参考值取决于对影响测量的植物机理的理解,以及科研工作者具体研究什么。 测量陆地植物时,暗适应时间通常为 10 分钟、 ……
GFPIII 通用型荧光蛋白测量仪GFPIII 是通用的调制光纤探头荧光仪,可用于多种应用的测量。它具有不同光源和检测模块供选择,可以满足绝大多数荧光测量,包括常见的叶绿素、若丹明、荧光标记物、GFP和其他多种荧光蛋白复合物。自定义的模块 ……
——解决了非常小的叶片以及难以测定的样品中叶绿素含量的测量 研究者通常使用化学分析法或吸收法计算叶绿素的含量。近年来,作为快速、非破坏性测量方法的吸收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方法仍然受到诸多的限 ……
现在已知在高光化光水平下约30%的荧光NPQ(非光化学淬灭)是由qM(叶绿体迁移)引起的。植物在强烈的白光或强烈的蓝光照射后,就会发生叶绿体迁移,而强烈的红光并不会导致叶绿体迁移发生。(Cazzaniga 2013)。 是什么原因导致非光化 ……
由于要经历漫长的炎热夏季以及未来全球变暖的预期,植物热胁迫成为科学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已经使用许多不同类型的测量来研究植物热胁迫,包括NPQ,Fv / Fm,OJIP和量子光合产量Y(II)的叶绿素荧光测量。 本应用指南讨论了哪些协议是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