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产品中心
控制试验 根系
自动箱 温室气体
混凝土水分
技术应用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ENGLISH
会员中心
退出
澳作首页
HOME
产品中心
PRODUCTS
控制试验 蒸渗
痕量气体 同位素
激光光谱元素
植物根系
生态因子观测
植物逆境、抗性
土壤水pH氧化还原
水蚀径流模拟降雨
气象水文监测
水生态
控制试验 根系
SOILSCOPE
SoilScope生态水文过程观测
EcoScope生态模拟控制系统
EcoScope-RS遥感地面观测
自动箱 温室气体
TRACE GASES
自动箱
痕量气体/同位素
混凝土水分
SONO
混凝土水分测量
澳作研发
集成系统
集成研发能力资质
技术应用
SERVICE CENTER
生态系统控制试验、蒸渗
碳氮排放通量观测
土壤碳库快检-激光元素
地下生态过程-根系生态仓
ENVIdata生态因子遥测
植物逆境、抗性筛选
降雨侵蚀
藻类光谱
土壤水盐观测要点
服务中心
APPLICATIONS
远程诊断
资料下载
维护技巧
维修查询
新闻中心
NEWS
澳作动态
关于澳作
ABOUT US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资质证书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用户留言
首页
产品中心
生态因子观测
环境气象
AZ-R0810野外光谱在线观测系统
控制试验 蒸渗
生态水文过程观测模拟设施
痕量气体 同位素
痕量气体/温室气体监测
激光光谱元素
EcoChem激光光谱元素分析系统
EcoChem土壤碳元素快检系统
EcoChem籽粒元素分布与鉴定系统
EcoChem 中药材元素分析系统
EcoChem 土壤元素快检系统
EcoChem年轮元素分析仪
EcoChem宝石激光元素鉴定系统
植物根系
植物根系
生态因子观测
水文水质
植物生理生态仪器
土壤仪器
水土保持
土壤监测
植物监测
环境气象
水资源及水域生态
地球化学/环境污染
植物逆境、抗性
根系生态监测
叶绿素荧光监测
光合仪
种质资源 抗性
植物生理生态在线监测
冠层叶面积
植物蒸腾测量
植物水势仪
植物营养监测
植物光谱分析
茎杆生长/树木测量
森林样方调查与防火
土壤水pH氧化还原
土壤水势
土壤水分
土壤水力学参数
土壤气体
土壤呼吸
土壤盐分
土壤取样
土壤温度/热特性
土壤紧实度
水蚀径流模拟降雨
水土保持
生态光谱
土壤污染物迁移监测系统
石油污染监测
气象水文监测
WMO气象站
风能监测站及气象传感器
中尺度气象站
便携气象站
农业气象站
环境因子记录仪
辐射测量
水位流速流量测量
水质监测
降雨形态监测
降雨模拟研究
地下水位水质监测
水生态
水生态/面源污染
AZ-R0810野外光谱在线观测系统
分享到:
新浪微博
点击次数:
5627
点击收藏
1 引言
自从20世纪80年代起光谱分析技术以数据量大、分辨率高、连续性强的优点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地质调查、大气监测、灾害环境监测、土壤调查、城市环境调查、水文观测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结果和经济效益。鉴于光谱技术的独特性能,特别是在地表物质的识别与分类、有用信息的提取等方面与其它技术相比有较大优势,使得这一技术在植被的精细分类、农作物的长势监测与估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作物品质监测和农田水肥状况的分析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目前在研究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烟草等作物的光谱特征时多采用便携式、瞬时测量技术上,越来越多的研究需要大田实时、在线的光谱数据,减少人为操作限制带来的数据偏差。
2 观测系统的设计
2.1 目的
作物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与作物的色素、水分、碳、氮相关。通过监测、分析叶片和冠层的光谱特征,度量作物的生物量和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冠层结构、光合作用对入射光的利用效率;估算叶片生化组分、籽粒品质、纤维素和木质素干燥状态的碳含量;估测植被中与胁迫性相关的色素、植被冠层中水分含量、重金属污染程度等。野外光谱在线观测系统不仅能自动、在线观测叶片、冠层尺度的实时光谱数据,还需要能自动远程传输数据,及时汇集样点数据,得到景观或区域尺度的光谱特征,提高反演卫片的时空分辨率。
2.2观测点布设
在不同类型烟草、不同烤烟品种、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处理的冠层上布设传感器测量叶片和冠层的反射。传感器可以水平排列如图1,也可在一个弧面上,如图2。
传感器的测量面积与传感器安装位置与冠层的距离有关,特殊的设计使得传感器的散射角满足研究的要求,通常1.8米高度=0.5平米 面积。
测量透射
光时,传感器可放置在上部、中部、下部叶片附近。
2.3采样频率
AZ-R8010 野外光谱在线观测系统可每10ms采集一次光谱数据,也可按用户的要求设定采样间隔,如每10分钟、30分钟,每小时等。光谱数据自动存储在数据采集器中。数据采集器实时将数据通过GPRS发送到远程的数据服务器ENVIdata,用户可在
www.ecodata.cn
网站上查看系统运行状态、下载数据。无论用户在哪里,只要能上网,用户可随时查看测点的数据。同时, 数据服务器ENVIdata也可通过邮件,自动将数据发送到用户指定的邮箱。
2.4 观测内容
AZ-R0810野外光谱在线观测系统测量植被紫外、紫蓝、绿、红橙、可见光、近红外、红外、远红外光谱数据及透射、总辐射,还可测量紫外指数和用户指定的波段光谱。Ecograph 软件计算宽带绿度指数,宽带绿度指数常用于植被物候发育的研究,土地利用和气候影响评估,植被生产力建模等。
2.5系统组成及技术指标
AZ-R0810野外光谱在线观测系统由数据采集、全光谱光传感器、ENVIdata数据服务器、Ecograph软件组成。全天候野外自动测量和记录叶片、冠层的光谱数据,
技术指标:
数据采集器:通道:5-15个普通模拟输入通道,12脉冲输入通道,12个数字通道;可扩展
最大采样速度:25Hz;U盘存储;自动发送数据的GPRS模块。
光谱范围:紫外、紫蓝、绿、红橙、可见光、近红外、红外、远红外,总辐射、紫外指数
ENVIdata数据服务器:数据推送模式,实时在线、自动远程采集数据。
Ecograph软件: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增强植被指数、大气阻抗植被指数、绿波段总和指数
3数据处理
通过对AZ-R0810 系统采集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如下信息:
1) 植被的光谱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 通过分析光谱与作物叶片生化组分的相关关系,筛选出一些与作物品质显著相关的光谱参量,建立了相应的光谱诊断模型
3) 在叶面积指数、叶片产量、生化品质指标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光谱参量的相关分析,建立作物生长指标和主要化学品质指标的冠层光谱预测模型
4) Ecograph 软件可自动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增强植被指数、大气阻抗植被指数
、绿波段总和指数,为反演卫片提供基础数据。
4 应用案例
4.1 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位于英国Wales州的草地和环境研究所(IGER)在遗传、育种、生理、农学和植物、微生物生态学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了维护其领先地位,在研究人工环境下的植物长势项目中,采用了自动控制的人工气候室及AZ-R0810系统中的光传感器。
光传感器用于控制和监测中等、低温两个气候室内的光强。两个PAR传感器并列放置,一个用于控制光强,另一个与数采连接,自动连续测量、记录实际的光强。
4.2 野外植被生长
HERB 项目(Hydrology Ecology and Regional Biodiversity of Colombian Montane Forests)是英国伦敦皇家学院、哥伦比亚环境部、热带农业研究中心和数个哥伦比亚研究机构的合作项目,该项目采用野外监测系统、GIS 和计算机模型研究热带山地雾林(TMCF)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该项目采用AZ-R0810中的光传感器器,按小时采集如下参数:总辐射(入射和反射)、红外/远红外(入射和反射)、入射蓝光、入射PAR及温湿度
4.3 日光波长监测
韩国国家作物研究所采用两日光波长监测系统研究不用颜色的遮棚对高丽参生长的影响。
每套系统包括系类传感器,覆盖UV、可见光、近红外波段。所有的光传感器安装在高丽参的高度,一套系统安装在红色遮棚下,另一套安装在蓝色遮棚下,数采自动全天记录光强、同时记录空气温湿度和土壤温度。
光传感器的波段:一个4通道光传感器的波段:400-480nm, 480-560nm,560-650nm,645-760nm,另一个4通道光传感器的波段:760-850nm,850-950nm,950-1050nm, 400-1050nm, UVA,UVB, PAR, 总辐射。
文献下载
应用案例
新闻中心
2016-03-11
基于7 种主要元素特征谱线的LIBS 岩性识别
2014-08-27
植物样品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分析
2014-08-27
矿产样品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快速分析
2013-07-29
冠层光谱仪在高寒植被监测中的应用
2013-07-29
Mapping of lead, magnesium and copper accumulation in plant tissues by
2013-07-29
上海人工绿地群落UVB 屏蔽效率与冠层特征关系初步研究
2013-07-29
地物光谱仪在卫片数据校验中的应用
2016-10-25
澳作受邀参加2016国际珠宝学术年会
2016-08-31
澳作生态参加第十五届中国生态学大会
2014-10-23
我司参展“2014年第五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2013-04-22
澳作学院技术论坛“土壤理化特性研究技术进展”
2013-04-07
澳作学院技术论坛(地理所站)“激光剥蚀技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2013-03-29
我司参加“第三届中国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研讨会”
2013-03-28
澳作学院技术论坛(上海站)“激光剥蚀技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2013-03-28
澳作学院技术论坛“激光剥蚀技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2012-05-10
澳作参加《同位素地质新技术新方法与应用学术讨论会》